刘备创业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生存困难等种种因素迫使着凡是有不安分心的兄弟姐妹们纷纷投入到了创业的浪潮中。而众多创业者中大多都是一穷二白,或是无技术喊口号,或是有项目无资金等总是感觉让人无从下手。但我们回顾三国刘备在未创业之前的囧境估计大家就该没有理由来安慰自己了。
一、启动资金
大凡创业者资金是第一要事,同时也是最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情。而创业之初的启动资金更是一头凶猛的拦路虎。往往都是东拼西凑、搜干全部亲戚死党、透支全部信用卡、贷尽各种贷款等各种奇招怪事全部上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比之下刘备的创业启动资金可算是可悲之极同时也可笑至极。可悲的是没有亲戚朋友、没有死党至交,别说当时没有信贷业务,即使是有刘备也没有申请资格,因为根本没有可以用来做担保的人或物。贫困潦倒、家徒四壁、身无长物,生活靠织席贩缕,别人周济过活,如果这样也可以贷款估计经济危机这个词当时就会成为最给力的词了。在如此窘境下刘备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投资创业了。但可笑的是刘备偏偏就要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下进行创业。一幅痴人说梦、异想天开的画面淡淡的浮现在人们眼前。
二、社会支持系统---人脉
要想创业成功,企业持久不衰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人脉。人脉在企业生存中的重要性相当于血脉在人生存中的重要性。而论起刘备的人脉那也是“四通八达”啊。像当时的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融、沧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各路军阀头领刘备都认识,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不认识刘备。除了乡里乡亲之外再也没有别人可以辨认出将来的蜀国国君刘玄德了。
三、生存的根本----技术
刘备在最开始的描述中并未见其有什么过硬的技术可以用来立足于世。常言道“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但刘备可谓二者皆不具备。唯一出彩的是当关张二人较力时刘备上前手分二人算是表现了其力大,但是个人认为与刘备在后续章节中的表现相矛盾,所以此次描述很有可能内有隐情,这里不做赘述。另外其叔父预言其能发达也算是对其能力的一种安慰吧。但的确没有哪一项能够完全证明刘备可以作为一个技术后盾去依靠。虽然能够织席贩缕但那只是维持生计的一点小伎俩,在后续的创业中并没有受益于织席贩缕,相反织席贩缕确成为了他人的笑柄。所以刘备在创业之初从技术上讲可谓无一技之长。
四、市场分析
刘备在创业之初,正值社会动荡、无法制无监管,各地市场虽然企业众多但鱼目混珠、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可以说升值空间很大。当然这也是刘备能够燃烧创业之火的关键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刘备才狂言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世。当然竞争是公平的,市场对刘备有利的同时也对其他军阀赋予同样的利益。所以市场并不是刘备创业成功的直接原因。
五、成功的关键---团队
当时的众多列强军阀都已组建自己的团队,而刘备仍然是孤家寡人一个,而且并无好友也无创业伙伴。所以整个团队从领导层到员工层都仅有刘备一人。
在如此的不利条件下刘备迎难而上,见山开山见海囤海,最终建立蜀国。那么刘备是如何运用自己超人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后续本人会一一乱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振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