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三大方法破解胡焕庸线
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问:“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人民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般游客来此都是感受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李克强总理却观古念今,从胡焕庸线联想到我国当前的发展问题,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总理为人民服务、总理为国家操劳的鲜明职位特点,同时也不难看出总理时刻关注人民生活、心系祖国繁荣,个人感觉仅仅是这份“操心”的劲儿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不过李克强总理的“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问着实是一个令专家们头疼的问题,甚至于有些专家说“总理给我们布置了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呀!”并声称需要联合多个高校和学科对此进行研究。根据我们对专家一向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推断,距离给出满意的答案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日。那么就由李振杰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从“砖家”的角度来所以给出的三大方法来破解胡焕庸线,以填补专家给出专业破解方法前的空档期,同时也算是给总理一个民声业余版的破解方法。
方法一,招商引资
任何区域的发展如果仅靠自力更生是无法谈GDP的,只有善于借用外力加以运用才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生龙活虎,而这个外力就是招商引资。有人会说西部人烟荒芜,不具备招商条件,其实不然,人烟荒芜也就意味着地广人稀,我们可以把土地免费租给投资商,并配以必要的交通需求,并在税费上给与优惠,对于投资商来说其诱惑力还是蛮大的。例如很多生产制造业的企业在我国改革开发初期,都来东部建厂生产,如今东部发展起来了,成本提高了,优惠政策也到期了,于是就纷纷撤资转战印度、菲律宾等比我们落后的国家,其原因无外乎政策优惠和人工成本低。我们西部政策优惠可以打出,而人工对于最不缺人的中国来说那都不是事儿。相信只要政策够有诱惑力,招商引资的道路还是比较平坦的。
方法二,建立世外桃源
东部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快节奏生活、高强度压力也使得追求自由的现代人或多或少的有些吃不消。于是间隔年、环球旅游等众多奇特而又昂贵的缓解压力方法纷纷上阵。对于拼命赚钱然后再用钱买消遣的都市百姓们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花了钱能够换来属于自己的那份安静。于是此刻人流稀少、布置讲究的世外桃源就呼之欲出了,与间隔年比它更理性,与环球旅游比它更经济实惠。其原理与旅游景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重点是突出了西部地广人稀的特点。当然这个世外桃源要抓住消费者的心,针对不同的群体构建定制性桃园,虽然工程有些大,但却是一劳永逸的举措。
方法三,资源使用权开发
西部虽然人员稀少,植被罕见,但是地质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例如石油。但是由于国家对矿物质的开采是严格控制的,所以没有特许权是无法自由开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诚然,地质资源宝贵,不可能随意开采同时政策放宽可能造成违法开采事件的发生,不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有资质的大型企业在西部的开采权,附加条件就是要就地进行加工生产,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当地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增长。至于企业本身也一定正合胃口。例如拿石油为例,很多企业由于国内无法拿到原油开采权,而原油又被几家大股东掌控,所以不得不到国外去引进资源,而相比之下虽然西部环境恶劣但从经济角度讲还是比去国外采购要实惠的多。
以上就是由“砖家”李振杰根据草根平民思想所总结出的破解胡焕庸线的三大方法,这三种方法不但从充分发挥了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本身特征来建立发展途径,同时也会因为这三种方法而带动很多附属产业的产生,其裙带关系将会像蝴蝶效应一样不可思议。就如同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运丝绸的道路,其带来的沿途配套发展也不可小觑的。
专家之所以称为专家就是因为遇到问题首先要立专项课题,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一定的专业高度上去解决问题,这种科学的做事风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是比较耗费时间。而砖家却因为不受“专家”头衔的管制,可以按照普通老百姓的思想与方法自由的去解决实际问题,虽然不一定奏效,但却反应快速、立意新颖,对专家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砖家”加入到破解胡焕庸线的队伍中来,为专家破解胡焕庸线提供更多有利的线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振杰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